订购热线13722252255

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孔子教学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9-07-06点击量:62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一时期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一生从事教育行业,后世更是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等。


未标题-1_副本.jpg


孔子的教育理想非常的高远,教育的成果更是十分丰硕,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这与孔子实行的“有教无类”的原则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从教育观念上讲,孔子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孔子之前,非贵族子弟是没有受教育权利的。孔子赋予普通人求学受教的权利。各个阶层、各种出身的人都能够受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使中华民族很快从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微信图片_2017050413816_副本.jpg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同时,通过改变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内容的变化就是由小六艺演变为大六艺。小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大六艺就是《诗》、《书》、《易》、《礼》、《乐》、《春秋》。小六艺和大六艺的区别在于:小六艺是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是为了培养官员的;而大六艺是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这些经典,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多的是一个价值体系,一个精神体系,一个情感体系,一个文化体系。


p1_s_副本_副本.jpg


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开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他把主要精力探究与学问、传播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老师。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版权所有:河北专业制作铸铜孔子雕塑厂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9005158号-3
备案图标.png

冀公网安备130627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