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13722252255

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一件关于孔子雕塑的趣事

发布时间:2020-05-25点击量:74

如果大家仔细看过孔子雕塑,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孔子的两颗门牙总是露在外面。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些画师技术不到位,但是我看过许多孔子的画像,每一幅都有这个特点。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对孔子的外貌做一下了解。世人一般认为,孔子长相是比较丑陋的,其中《荀子》对其的描述为:"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荀子在书中就曾经有过记载,说孔子的相貌就像是蒙倛,那么蒙倛又是什么呢?


雕塑孔子.jpg


蒙倛是一种古代在腊月的时候,驱逐瘟疫鬼,或者是在人出丧的时候用的一种神像。书中曾有记载,蒙倛的脸又方又丑,头发虽然多,但是十分杂乱,一眼看过去感觉十分凶恶。荀子说孔子长得像蒙倛,可见孔子的相貌确实不咋地,而且不仅荀子这样描写他,历史上许多写书的,对孔子的外貌都有描述。最早记录孔子样貌的人,应该就是庄子了,他对孔子的样貌是这样描述的: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意思就是说,孔子的上半身要比下半身要长,还有一些驼背,并且耳朵还是往后的。也就是说,孔子的身材比例不仅不匀称,头型也异于常人。而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是:孔子生而首上圩顶。


雕像孔子.jpg


所以,拥有奇特面容的孔子牙齿也异于常人,孔子的牙齿叫做“骈齿”,这是牙齿重叠在一起,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得很整齐的龅牙,但是龅牙这么整齐确实非常少见。但是不只有孔子有骈齿,很多古代圣人都有这种特点,比如周朝的武王、南唐后主李煜,因此骈齿在古代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圣德的象征。


孔子雕刻像.jpg


另外,《史记》虽未对孔子作直接的形象判断,但言语之间还是透露出难看之意。《荀子》与《史记》都算是比较正统的史书,在一些比较偏杂的古书,对于孔子的描述更加夸张,称他"生而具四十九表",每一表都是一个丑点,读下来都感觉像个怪物!由于大多数的古籍对孔子相貌的意见基本一致,所以后世就将孔子这样定位了: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奇丑无比。


孔子雕塑制作流程.jpg


所以,在古代,古人们对于这样的相貌,并不会排斥,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仁德的象征,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也是历代圣人们梦寐以求的一点。或许,这样的相貌会有很高的辨识度,更容易让大家记住吧。不管怎么说,孔子对于中华文化,乃至是整个世界文化,都有着非常大贡献,将“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传达到了世界各地,对于教化百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版权所有:河北专业制作铸铜孔子雕塑厂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9005158号-3
备案图标.png

冀公网安备130627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