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13722252255

雕塑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雕塑知识

孔子雕像背后的言传身教

发布时间:2022-04-22点击量:37

在《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通过理解《论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在教学中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式不仅适用于古代,至今还非常适合应用于现代教育中,因此很多校园中都塑造了孔子雕像


紫铜校园孔子雕塑 .jpg


孔子在教育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孔子生活的时代,面对“礼坏乐崩”“陪臣执国命”的无道社会,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毕生都在探索和追求解民于“倒悬”的为政之道。看到季氏八佾舞于庭这一僭越礼制的行为时,孔子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当齐景公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孔子给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答案。对于如此种种人心不古的现象,孔子对当时人伦道德、社会秩序等问题做了认真思考,认为社会之所以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无序,是因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礼乐制度遭到了人为破坏,因此,他大力提倡礼乐教化,尤其要求为政者应带头做好自我礼乐素养的提升。


校园铸铜孔子名人雕塑.jpg


孔子非常重视为政者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表率作用,认为合格的为政者应是人格高尚的人,应是道德楷模,否则就不具备治国理政的人格素养和道德要求。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论语·颜渊》)即俗话所说的“正人先正己”。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孔子重视为政者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者带头做好了,百姓自然就会效仿,即所谓的“上行下效”。


校园铜孔子雕像.jpg


孔子之所以重视身教,主要是由儒家教化思想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儒家教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它的目的是导人向善、教人为善,这就决定了施教者既要做到以德教人,又要做到以德服人,做到率先垂范,发挥表率作用。施教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才有教化他人的资格,进而取得理想的效果。反之,为政者如果自身无德,不仅对他人没有说服力,而且也会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14.校园广场孔子雕塑.jpg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版权所有:河北专业制作铸铜孔子雕塑厂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9005158号-3
备案图标.png

冀公网安备130627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