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孔子雕像定做厂家对孔子在教育界做出的贡献解析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是常见考点之一。孔子被称为孔夫子,即是从孔子的学者、老师的身份来说的,也是从其在文化历史上的特殊性、代表性来说的,此后孔夫子一词成为孔子的代名词,是后人对孔子的敬称。今天孔子雕像定做厂家就介绍一下孔子对教育行业所作出的贡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主张老师“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而其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主要依然以奴隶社会的主要科目六艺为主,他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人因精通六艺而留名于世。因为孔子核心思想是推崇恢复古礼,所以对礼制的推崇达到极致,另外还为恢复古礼特编写了一套六部新式教材:诗书礼乐春秋易经,合称六经,作为六艺之外的教授内容。关于孔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都集中在千古名著《论语》中,这个作品是孔子弟子收集整理的,是后世教育者不得不常翻常阅的经典作品。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