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13722252255

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孔子精神修养成长史

发布时间:2018-11-28点击量:64

        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随处可以看到孔子雕塑。孔子仍在影响着现在的人们。孔子从中国的第一个教师,成长为至圣先师。他的精神修养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就像他自己在《论语.为政》里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铜像不仅是一个艺术品 ,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历史伟人的崇敬。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增加知识的“学”。而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学”的目的是得道,“志于学”亦即“志于道”。说“志于学”而不说“志于道”,这是因为“修道”要务本,“学”为“道”之本,从“学”才能得道,故先要“志于学”。这是对人生第一阶段的正确定位,一切从“学”开始,为整个人生奠定良好基础。十有五而“学道”。“三十而立”建一座大楼,在十五岁“志于学”时,规划方案,开始建楼,三十岁“而立”即建成大楼。“立”是“学”的成果,“学”什么“立”什么。学的是“道”,立的自然应该是“道”,“三十而立”即“三十而立于道”。“立于道”不是得道,只仅仅是一种与“道”相合的状态。在人生三十岁前后这个阶段,人的行为应当变得成熟,与“道”相合,完全符合社会“礼”的要术。故作出结论:三十而“合道”“四十而不惑”三十岁“立于道”,则四十岁应当“不惑于道”。知者不惑,在认识了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后,对于外在的成败无所萦怀。是对人生的真实理解与感知,是放弃自我、毫无执着的状态。寻“道”已有时日,有机会“见道”。但时机易得而又易失,非人力所能强求。只有不再怀疑,四十而“见道”。“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即“知天道”,“知天道”即“知于道”。从不惑于道,到知于道。看清一切存在,用大智慧辨析一切变化,存在着“得道”时机,同样也非人力所能强求。一旦“得道”,不但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亦能认清天世界万物的面目与变化。五十而“得道“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河北铜雕厂中知名的孔子铜雕厂家唐县中正铜雕塑工艺品厂集科研、工艺品开发设计、工艺品普通铸造、一次性整体浇铸、精密铸造于一体。本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不但重视中国青铜器原有的艺术风格,还继承了文物原有的艺术品味,在继承和发扬古老文化的同时,更深一步为新老客户定身量制各种铜制品、铁制雕塑工艺品等产品。

     

134063429734215406.jpg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版权所有:河北专业制作铸铜孔子雕塑厂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9005158号-3
备案图标.png

冀公网安备13062702000170号